卫生间防水是装修工程中的关键环节,直接关系到日常使用的舒适度和建筑结构的安全,若处理不当,可能导致楼下顶板渗漏、墙体发霉、邻里纠纷等问题,其施工需遵循“基层处理→防水涂料施工→细部节点加强→闭水试验→保护层施工”的流程,每个环节均需严格把控质量,以下是详细做法说明。

卫生间防水施工做法

基层处理:防水施工的基础

基层是防水层的依附面,必须坚实、平整、干燥、无空鼓、无裂缝、无油污,将基层表面的灰尘、砂浆疙瘩、油污等清理干净,可用钢丝刷或高压水枪冲洗,确保无浮灰,若存在空鼓、起砂区域,需铲除至坚实基层,用1:2.5水泥砂浆修补平整;裂缝宽度≤0.5mm时,用防水腻子批刮;>0.5mm时,先开V型槽(深宽约10mm×10mm),清理后填塞聚合物防水砂浆,阴阳角(墙角、管根处)应做成圆弧形,半径≥50mm,避免防水层因应力集中开裂,管道根部、地漏周边需剔凿成凹槽(深宽约20mm×20mm),清理后用堵漏王封堵,确保无松动。

防水涂料施工:核心防水层的形成

卫生间防水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(JS)或聚氨酯防水涂料,前者环保无毒、施工便捷,后者柔韧性好、适合异形部位,施工前,需根据产品说明调配涂料:JS涂料按液料:粉料=1:2比例混合,用电动搅拌器搅拌3-5分钟至无颗粒,静置5分钟后再次搅拌;聚氨酯涂料按A:B=1:2比例混合,搅拌均匀后需在2小时内用完,涂刷时,先大面积后局部,采用“薄涂多遍”原则,第一遍涂刷方向宜水平,第二遍垂直交叉涂刷,每遍厚度控制在0.5-0.8mm,总厚度不得低于1.5mm(淋浴区墙面需≥1.8mm,非淋浴区墙面≥1.2mm),涂刷需均匀,无漏刷、堆积现象,前后两遍涂刷间隔以指触不粘手为准(约4-6小时,视温度而定)。

细部节点加强: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

细部节点是渗漏高发区,需做附加层增强处理,管根、地漏周边:在第一遍涂料干燥后,裁剪宽度≥200mm的无纺布或玻纤布,平整铺贴于管根、地漏周边,用刷子压实,再涂刷第二遍涂料,确保无空鼓,阴阳角:在圆弧处先涂刷一遍涂料,铺贴宽度≥300mm的玻纤布,再涂刷第二遍涂料,形成“涂料+布+涂料”的三重防护,门槛石处:需向外延伸30mm涂刷防水层,且门槛石与墙体交接处打胶密封,避免水从门缝渗出,墙面返墙高度:淋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应≥1.8m(若使用浴缸,需高于浴缸上沿100mm),非淋浴区墙面≥0.3m,防止水汽渗透墙体。

卫生间防水施工做法

闭水试验:检验防水效果的关键步骤

防水层完全干燥(通常需24-48小时)后,进行闭水试验,封堵地漏、管道口,用防水砂浆或专用堵头密封,在门口砌起高度≥30mm的挡水坎,向卫生间内注水,水位深度20-30mm,24小时后,楼下观察顶板、墙面是否有渗水痕迹;同时检查门口挡水坎水位下降情况,下降超过5mm需查找渗漏点,若发现渗漏,需铲除对应区域防水层,修补后重新涂刷,再次试验直至合格,闭水试验结束后,将水排净,并保护防水层免受破坏。

保护层施工:避免后续工序破坏

闭水试验合格后,需在防水层上做保护层,防止贴砖、水电改造等工序破坏防水层,地面可采用1:2.5水泥砂浆(厚度≥20mm)做保护层,施工时注意轻敲,避免石子划破防水层;墙面若贴砖,可直接用瓷砖胶粘贴,无需额外保护层,但需确保瓷砖粘贴牢固,避免空鼓导致防水层受损。

装饰面层施工:功能与美观的结合

保护层施工完成后,进行墙砖、地砖铺贴,铺贴前,墙面需提前浇水湿润,背面涂刷专用背胶,使用瓷砖胶粘贴,确保粘结强度,地砖铺贴时,需留1-2mm缝隙,用防水嵌缝剂勾缝,避免水从砖缝渗入,安装洁具时,避免敲打、冲击防水层,管道周边打硅酮耐候胶密封,确保密封严密。

卫生间防水施工做法

不同类型防水涂料施工参数对比

涂料类型 配合比(液料:粉料) 每遍厚度(mm) 总厚度要求(mm) 干燥时间(表干) 适用部位
JS防水涂料 1:2 5-0.8 淋浴区≥1.8,其他≥1.2 4-6小时 墙面、地面
聚氨酯防水涂料 A:B=1:2 8-1.0 ≥2.0 2-4小时 管根、阴阳角等

相关问答FAQs

Q1:卫生间防水做几遍合适?为什么?
A:卫生间防水至少做两遍,且必须交叉涂刷(第一遍横刷,第二遍竖刷),第一遍封闭基层毛细孔,第二遍增强涂层整体性,避免漏刷;若单遍涂刷过厚,易导致表面开裂、内部干燥不均,影响防水效果,淋浴区墙面建议做三遍,确保厚度达标,提升耐久性。

Q2:闭水试验水位要多高,需要保持多久?
A:闭水试验水位深度应≥20mm(以覆盖最高渗漏点为准),保持时间≥24小时,若为顶层或易渗漏区域,建议延长至48小时,试验期间需记录初始水位,24小时后水位下降超过5mm,说明存在渗漏,需重新检查修补;若楼下顶板无渗漏、水位稳定,则判定合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