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陶粒回填是卫生间施工中的关键环节,其质量直接影响防水的可靠性、结构荷载及后期使用功能,为规范施工流程,确保回填层密实、稳定、无渗漏,需从材料选择、基层处理、施工工艺、质量控制等多方面遵循严格标准,具体规范如下:

卫生间陶粒回填规范

施工前期准备

材料要求

  • 陶粒:应选用轻质高强、吸水率低的页岩陶粒或黏土陶粒,粒径控制在5-20mm(过大易导致空隙,过小会增加密度),堆积密度宜为600-800kg/m³(避免荷载过大),强度等级不低于MU5(即抗压强度≥5MPa),进场时需检查产品合格证、检测报告,并抽样进行堆积密度、粒径、含水率测试(含水率≤15%,过高需晾晒)。
  • 水泥:采用32.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,新鲜无结块,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  • :选用中砂,含泥量≤3%,不得含有草根、树皮等杂质,使用前过筛(孔径5mm)。
  • 辅助材料:镀锌钢丝网(φ6@200×200,用于增强找平层抗裂性)、膨胀螺栓(固定模板用)、密封条(模板与墙体交接处防漏浆)。

基层处理

  • 卫生间基层结构板必须平整、坚实,无空鼓、开裂、起砂等现象,空鼓处需凿除并用水泥砂浆修补;基层表面浮灰、油污、杂物需清理干净,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,待基层干燥后进行防水施工。
  • 防水层施工前,阴阳角(管根、墙角、地漏周边)应做成R50mm圆弧,并涂刷1-2遍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(厚度≥1.5mm),防水层需沿墙上翻300mm(淋浴区墙面高度≥1800mm),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(蓄水深度≥20mm,时间24小时),确认无渗漏后方可进行回填。

技术交底

  • 施工前需向班组进行详细技术交底,明确回填范围、厚度、坡度、材料配比、压实工艺等关键参数,并在现场弹线定位(标记回填边界及地漏位置),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。

施工工艺流程及规范

模板安装

  • 沿回填范围周边(如墙体、门槛石位置)安装模板,模板高度为回填层设计厚度(一般为100-200mm,最薄处≥50mm),采用膨胀螺栓固定(间距≤500mm),模板与基层交接处粘贴密封条,防止砂浆漏出;模板需垂直、稳固,避免回填时移位。

陶粒回填

  • 陶粒预处理:回填前1-2天对陶粒浇水湿润(含水率控制在15%-20%,即手握成团、落地散开),避免干燥陶粒吸收水泥浆导致强度降低。
  • 分层回填:回填需分层进行,每层厚度≤200mm(虚铺厚度),采用“陶粒+水泥砂浆”混合回填(体积比陶粒:水泥:砂=6:1:2),先将水泥、砂加水搅拌成干硬性砂浆(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),再与陶粒混合均匀(严禁水泥浆直接包裹陶粒,导致陶粒“上浮”)。
  • 压实工艺:每层回填后,采用平板振动器(重量≥30kg)或木夯压实,移动速度≤2m/min,夯压次数≥3次,管道、地漏周边等小型区域用人工木夯夯实,压实后厚度约为虚铺厚度的0.7-0.8倍(如虚铺200mm,压实后约140-160mm),确保陶粒间砂浆饱满,无空隙。
  • 管道处理:排水管道(如排污管、地漏管)需固定牢固,避免回填时移位,管道周围先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包裹(厚度≥30mm),再进行陶粒回填,防止管道直接接触陶粒被压坏;管道根部做成“反坎”(高度≥100mm),增强防水密封性。

水泥砂浆找平

  • 陶粒回填层完成后,需用1:3水泥砂浆(体积比)进行找平,厚度30-50mm,随铺随拍实,表面用刮杠刮平,靠尺检查平整度(误差≤5mm/2m),并按设计要求找坡(坡度1%-3%,坡向地漏),地漏周边半径50mm范围内找坡≥5%,确保排水顺畅。
  • 找平层内需铺设镀锌钢丝网(φ6@200×200),钢丝网搭接长度≥100mm,用水泥钉固定于陶粒层表面,避免找平层因温差收缩开裂。

养护及成品保护

  • 找平层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开始养护,每天浇水≥2次(保持表面湿润),养护期≥7天(温度低于5℃时需覆盖保温材料);养护期间严禁上人堆物,避免重物冲击(如瓷砖、洁具需在找平层强度达到10MPa后进场)。

质量控制要点(检查标准)

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频率
陶粒粒径 5-20mm,超径颗粒≤5% 筛分法 每批材料抽检1次
陶粒堆积密度 600-800kg/m³ 称量法(单位体积重量) 每批材料抽检1次
回填分层厚度 ≤200mm(虚铺) 钢尺测量 每层检查3点
压实后干密度 ≥1.0g/cm³(轻型击实试验) 环刀法取样 每100㎡取2组,每组3点
水泥砂浆强度 ≥M10(设计强度等级) 留置试块,标准养护28天检测 每100㎡留置1组(3块)
找平层平整度 ≤5mm/2m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每100㎡检查10处
找平层坡度 1%-3%,坡向地漏(泼水试验无积水) 坡度尺检查+泼水试验 全数检查
管道固定牢固度 无移位、变形 手动检查 全数检查

注意事项

  1. 环境要求:施工环境温度需≥5℃,低于5℃时需采取保温措施(如添加防冻剂、覆盖草帘),避免砂浆受冻强度降低;雨天严禁施工,防止雨水冲刷导致砂浆流失。
  2. 成品保护:回填层完成后,严禁在表面开槽、打洞,若需安装固定件,需采用冲击钻钻孔后植入膨胀螺栓,避免破坏结构;防水层保护层(如水泥砂浆)未达到强度前,禁止尖锐物体接触。
  3. 特殊部位处理:墙根、门槛石处需回填实心砖或细石混凝土(高度≥200mm),避免陶粒吸水导致墙根渗漏;烟道、排气道周边用钢丝网加固,防止开裂。

相关问答FAQs

问题1:卫生间陶粒回填后多久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(如贴瓷砖)?
解答:陶粒回填层完成水泥砂浆找平后,需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(≥10MPa,通常养护7-14天),且表面含水率≤10%(可用湿度计检测或粘贴塑料薄膜1小时,无水珠凝结)方可进行贴砖施工,若工期紧张,可采用早强型水泥或添加早强剂,但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,避免砂浆强度不足导致空鼓、脱落。

卫生间陶粒回填规范

问题2:陶粒回填层出现局部下沉或裂缝怎么办?
解答:(1)轻微下沉(≤5mm):不影响排水功能时,可直接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,将下沉部位凿毛、清理干净,浇水湿润后分层填补砂浆,压实并养护;(2)严重下沉(>5mm)或裂缝:需凿除下沉/裂缝区域的砂浆及陶粒,检查基层是否有渗漏或管道破损,若有渗漏先处理防水,重新铺设陶粒砂浆(严格分层压实),修补后加强养护;(3)因陶粒含水率过高导致的沉降:需及时排水晾晒,必要时重新更换合格陶粒回填,避免后期沉降加剧导致防水层破坏。

卫生间陶粒回填规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