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墙面防水是家装防水的核心环节,直接关系到房屋防渗漏效果和使用寿命,墙面长期处于潮湿环境,若防水层施工不当,易导致墙体渗漏、邻居家墙面发霉、饰面层脱落等问题,因此掌握正确的“防水粘贴”工艺至关重要。
材料选择是基础,常用防水材料包括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(柔韧性好,施工方便,适合家庭使用)、聚氨酯防水涂料(延伸率高,但施工环境要求严)、自粘防水卷材(无需涂刷,直接粘贴,适合复杂部位),不同材料特性各异,需根据卫生间环境选择:聚合物水泥基适合墙面大面积涂刷,自粘卷材适合管根、阴阳角等细部节点,具体可参考下表:
材料类型 | 特点 | 适用部位 |
---|---|---|
聚合物水泥基 | 粘结力强,环保无毒,施工简单 | 墙面大面积涂刷 |
聚氨酯防水涂料 | 延伸率高,耐候性好,但需严格配比 | 潮湿区域、易变形部位 |
自粘防水卷材 | 无需涂刷,直接粘贴,施工效率高 | 管根、阴阳角、接缝处 |
基层处理是关键,基层是防水层的“基础”,需确保坚实、平整、无空鼓、无裂缝,若墙面有空鼓,需凿除并用水泥砂浆修补;裂缝宽度大于0.5mm时,沿裂缝开V型槽,填嵌防水密封膏;基层表面浮灰、油污需清理干净,用水泥砂浆找平(平整度误差≤3mm/2m),施工前提前1-2小时洒水湿润(但不得有明水),尤其对于水泥基涂料,基层湿润可避免过快失水影响粘结。
防水层施工(粘贴工艺)需规范,以聚合物水泥基涂料为例,按“一底两面”原则施工,即先刷一道底涂(增强粘结力),再涂刷两道面涂,每道厚度约0.8-1mm,总厚度≥1.5mm(国标要求),涂刷时采用“十字交叉法”,即第一道横向涂刷,第二道纵向涂刷,确保无漏刷、无堆积;若使用防水卷材,需先在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,待干燥后自下而上铺贴,卷材搭接宽度≥80mm,接缝处用密封膏封严,阴阳角做附加层(宽度≥300mm),施工时环境温度需≥5℃,避免雨天施工。
细节处理不容忽视,易渗漏部位需加强处理:阴阳角(墙角、墙地交界处)做成圆弧形(R≥50mm),并满贴玻纤网格布;管根、地漏周围用防水涂料或密封膏嵌填密实,再做附加层;墙面与地面交接处(阴角)防水层需上翻30cm,淋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≥1.8m(非淋浴区≥30cm),防止水汽渗透。
验收标准需严格,防水层施工完成后,需进行闭水试验:封堵地漏、排水口,蓄水深度≥20mm,蓄水时间24-48小时(冬季适当延长),检查楼下顶板、墙面有无渗漏痕迹,同时观察防水层表面是否平整、无开裂、起鼓、脱皮,若发现问题,需及时修补后重新试验。
FAQs
-
问:卫生间墙面防水做多高合适?
答:非淋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不低于30cm,防止地面溅水渗漏;淋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应≥1.8m(国标要求),避免花洒长期喷淋导致墙体渗漏;若卫生间有浴缸,浴缸部位墙面防水层需高于浴缸上沿30cm。 -
问:防水层施工后多久可以做闭水试验?
答: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需待其完全干燥(通常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,夏季24-48小时,冬季72小时以上),以手触摸不粘手、无水印为准;聚氨酯防水涂料需待表面固化(约4-6小时)后再进行闭水试验,过早闭水可能导致防水层被水冲刷破坏,影响防水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