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卫生间图例是保障残障人士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安全、独立使用卫生间的关键设计指引,通过标准化符号和标注明确空间布局、设施参数及功能细节,既为设计方提供施工依据,也为使用者提供直观信息,其内容通常涵盖空间布局、设施设备、标识系统三大核心模块,各模块图例需严格遵循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(GB50763-2012)及国际通用标准,确保功能性与通用性。

无障碍卫生间图例

空间布局图例:明确活动与通行尺度

空间布局图例主要标注卫生间内轮椅回转、通道宽度及功能分区,确保使用者有足够的活动与通行空间,常见图例包括:

  • 轮椅回转区域:用虚线矩形表示,边长标注≥1.5m(标准轮椅回转直径),标注“轮椅回转≥1500mm”,避免空间局促导致转身困难。
  • 通道宽度:用双实线平行箭头表示,宽度≥1200mm(单面设施)或≥1500mm(双面设施),标注“通道宽度≥1200mm”,确保轮椅双向通行或安全通过。
  • 功能分区:用不同填充图案区分坐便区、洗手区、淋浴区等,如坐便区用网格填充,标注“坐便区”;淋浴区用斜线填充,标注“淋浴区(无障碍)”,并提示地面需防滑处理(用“防滑”文字标注或防滑符号示意)。

设施设备图例:细化功能参数与安全细节

设施设备图例是核心部分,需明确各类无障碍设施的类型、安装位置及尺寸参数,确保使用便捷性与安全性。

图例符号 名称 设计规范要点
⦿(带扶手) 无障碍坐便器 中心距墙面≥400mm,高度450-500mm;两侧需设置水平抓杆(L型或U型),直径30-40mm,距地700-800mm。
▽(低位台面) 无障碍洗手台 台面高度≤800mm,下方预留轮椅腿部空间(深度≥600mm,高度≥650mm),水龙头为杠杆式或感应式。
≡(双侧扶手) 安全抓杆 坐便器两侧、淋浴区墙需设置,L型抓杆长≥700mm(水平段距坐便器200mm),U型抓杆环绕坐便器。
⚠️(带按钮) 紧急呼叫装置 安装高度距地400-500mm(轮椅使用者可触及),按钮直径≥30mm,需有声光报警功能,信号接至物业或监控室。
▲(坡道符号) 无障碍坡道 坡道坡度≤1:12,平台深度≥1500mm;坡道两侧需设高度≥900mm的扶手,起点和终点设提示盲道。

标识系统图例:引导与信息传递

标识系统图例包括入口标识、内部指引及警示符号,确保使用者快速识别无障碍卫生间位置及功能。

无障碍卫生间图例

  • 入口标识:用国际通用的“轮椅使用者”符号(♿)表示,蓝底白图,尺寸≥400mm×400mm,安装在入口醒目位置(高度距地1200-1600mm),并辅以文字“无障碍卫生间”。
  • 内部指引:如“坐便器”“洗手台”等设施,用图形+文字组合标识,图形简洁(如坐便器用矩形带盖符号),文字高度≥100mm,颜色与背景对比度≥3:1(如黑底白字)。
  • 警示符号:如“地面湿滑”用三角形感叹号符号(⚠️),“紧急呼叫”用红色电话符号,提示潜在风险或求助方式。

图例应用注意事项

无障碍卫生间图例需在设计图纸、现场标识及使用说明中统一呈现:设计图纸中需标注尺寸参数,施工时严格按图例施工;现场标识需采用耐用材料(如亚克力、金属),确保清晰可见;使用说明可配图文手册,帮助特殊群体理解设施功能,通过标准化图例,既能减少设计偏差,也能提升无障碍环境的包容性与实用性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无障碍卫生间图例中的“轮椅回转直径≥1.5m”是否适用于所有场景?
A:并非绝对,根据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,小型无障碍卫生间(如家庭卫生间)可适当缩小回转直径至1.2m,但需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完成360°转身;公共卫生间(如商场、车站)则必须≥1.5m,以满足多人使用需求,回转区域需避开门、洗手台等障碍物,确保无凸起物。

Q2:无障碍卫生间的紧急呼叫按钮图例为何要求“红色+声光提示”?
A:红色为国际通用警示色,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吸引注意力;声光提示(如蜂鸣声+闪烁灯光)可同时满足视觉、听觉障碍者的需求,确保不同群体均能察觉求助信号,按钮安装高度需控制在400-500mm,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,且信号需直接接至物业或24小时监控中心,缩短救援响应时间。

无障碍卫生间图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