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不在大,有寝则宁;床不在宽,能眠则安,素帘半卷,滤尘世之喧嚣;绿植一盆,添生机之盎然,书列四壁,藏古今之智慧;灯明一盏,照心田之澄明,晨起有曦光入牖,夜归有暖灯相候,无车马之喧,却有墨香之绕;无丝竹之乱,却有鸟鸣之伴,可以阅闲书,可以品清茶,可以听夜雨,可以数星子,斯是卧室,唯吾馨德。
卧室之雅,首在“净”,窗明几净,不染纤尘,拂去一日疲惫,留下满室清朗,案头无杂物,唯有青瓷花瓶插一枝寒梅,或素白瓷盘置几枚干莲蓬,不争不抢,却自成风景,地面光洁,倒映天光云影,赤脚踏上,如触温玉,寒暑不侵,心自安宁,此非刻意为之,乃“心净则室净”之理,晨起整理,归时归置,物有其所,事有其序,方显生活之章法,正如朱子所言:“治家之道,自整齐始。”卧室虽小,亦是治心之始。
卧室之趣,次在“真”,不尚奢华,但求适意,旧木床榻,年深日久,包浆温润,躺卧其上,如拥故人,软塌一隅,铺素色棉麻毯,置几个绣抱枕,倦了可蜷,闲了可卧,随心自在,墙上不挂名画,只贴孙儿涂鸦,或旅行时捡的枫叶,或与友人的旧照,虽不精致,却藏烟火温情,书架上,新书旧籍错落摆放,有经史子集,也有武侠言情;有工具手册,也有绘本童话,睡前翻几页,不求甚解,但求与作者片刻神交,如对故人,如饮醇酿,此即“真趣”——不假雕饰,不慕虚名,只取本心。
卧室之静,贵在“独”,门一关,便自成天地,外有世事纷扰,内有岁月静好,白日奔波,夜归此处,卸下铠甲,露出软肋,不必伪装,不必设防,可以对着镜子发呆,看眼角的细纹,那是时光的勋章;可以抱着膝盖落泪,不必追问缘由,情绪自有出口,亦可静坐窗前,看月升月落,云卷云舒,听风过竹林,雨打芭蕉,内心便生出无限安宁,此非“孤寂”,乃“独处之乐”,正如叔本华所言:“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。”卧室,是独处的圣殿,是灵魂的栖息地。
卧室之暖,重在“情”,床头有妻织的毛毯,针脚细密,藏着万千叮咛;枕边有儿塞的糖,甜而不腻,裹着稚子纯真,相框里,全家福笑容灿烂,仿佛昨日重现;书桌角,老母亲种的绿萝,枝蔓蔓延,如血脉相连,偶有友人来访,不拘礼数,盘腿而坐,一杯清茶,几句闲话,便觉暖意融融,卧室不仅是空间,更是情感的容器——收纳着爱,盛放着暖,滋养着心,所谓“馨德”,非道德之高标,乃人情之真挚,一家之和睦,一室之温馨。
卧室之用,终在“眠”,古人云:“一夜不睡,十日难补。”卧室之核心,在于安眠,厚实的窗帘,隔绝外界光亮,营造暗室;柔软的床垫,贴合身体曲线,承托疲惫;适宜的温度,不冷不热,如春日和风,睡前放下手机,读几页闲书,听一段轻音乐,让思绪慢慢沉淀,待眼皮渐沉,呼吸渐缓,便坠入黑甜之乡,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夜好眠到天明,醒来神清气爽,元气满满,又可迎向新的一天,此乃卧室之本分,亦是人生之基石——有安眠,方有安康;有安康,方有安乐。
卧室虽小,方寸之间,却藏着生活的智慧,心灵的密码,它不追求“大庇天下寒士”的壮阔,只愿做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港湾;不向往“金玉满堂”的奢华,只珍惜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的纯粹,我们可以卸下所有伪装,做回真实的自己;可以安放所有疲惫,积蓄前行的力量,正如陶渊明“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”,卧室之“容膝”,亦可安放一颗丰盈的心。
卧室之境,因人而异,因心而变,或简约现代,或复古怀旧,或清新自然,或温馨浪漫,风格无分好坏,适意便是最好,重要的不是陈设,而是心境;不是空间的大小,而是内心的丰盈,若心中有光,卧室便处处是景;若心中有爱,卧室便时时是暖,此之谓“馨德”——馨者,香也,德者,得也,得于心,溢于室,方为卧室之真谛。
【卧室“雅趣”清单】
类别 | 意境体现 | |
---|---|---|
雅境 | 素色窗帘、青瓷花瓶、寒梅/干莲蓬、光洁地面、旧木床榻、素色棉麻毯 | 清净、温润、自然、古朴 |
雅趣 | 孙儿涂鸦、旅行纪念品、新旧书籍、睡前阅读、听风/雨声、静观云月 | 真情、闲适、神交、安宁 |
雅伴 | 妻织毛毯、儿塞糖果、全家福、老母亲绿萝、友人闲坐清茶 | 亲情、温暖、和睦、真挚 |
相关问答FAQs
问:《卧室铭》与《陋室铭》在立意上有何异同?
答:二者立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,相同点在于均通过“小空间”寄托精神追求,强调“德馨”高于物质条件,《陋室铭》以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点明主旨,《卧室铭》则以“斯是卧室,唯吾馨德”呼应,突出精神世界的丰盈,不同点在于,《陋室铭》侧重“隐逸高洁”,通过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表现对官场喧嚣的远离,带有士大夫的孤高情怀;《卧室铭》则更贴近现代生活,强调“温馨宁静”“情感寄托”,通过“墨香绕”“鸟鸣伴”“家人暖”等元素,展现卧室作为心灵港湾的实用价值与生活温度,少了隐逸的疏离,多了人间的烟火。
问:如何通过卧室布置体现“馨德”的生活态度?
答:“馨德”在此处指内心真挚的情感与良好的生活态度,可通过以下布置体现:一是“情真物存”,如摆放家人照片、亲友赠礼、子女涂鸦等,让卧室充满情感温度,体现对亲情友情的珍视;二是“心净室净”,保持窗明几净、物有其所,养成每日整理的习惯,反映自律与对生活的尊重;三是“知足常乐”,不追求奢华品牌,选择舒适实用的旧物(如旧木床榻、素色棉毯),体现朴素淡泊的生活观;四是“精神滋养”,摆放书籍、绿植、艺术品,营造阅读与思考的空间,彰显对知识与美的追求,这些布置的核心是“以物载情,以境养心”,让卧室成为内心“馨德”的外在投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