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下水管改造是提升居住品质的关键环节,尤其老房改造中,常因管道老化、布局不合理导致反味、堵塞等问题;新房装修也可能因功能调整(如增加浴缸、移位马桶)需要重新规划管道,科学的改造图是施工的“蓝图”,能确保排水顺畅、结构安全、后期维护便捷,本文将从改造前准备、图纸绘制要点、场景化方案、材料选择及施工注意事项五方面,详解卫生间下水管改造图的绘制与实施逻辑。
改造前的准备工作
绘制改造图前需明确核心需求:老房改造需勘查原有管道位置(主立管、横管、地漏)、墙体结构(承重墙不可拆改);新房装修可结合建筑图纸优化布局,同时需确定排水方式——老房多为跨层排水(管道穿楼板至下层),新房可选同层排水(管道在本层敷设,维修方便),洁具定位需符合人体工程学:马桶距墙30-40cm,淋浴区地漏居中且距墙60cm(避免门后),洗手盆地漏靠近排水点,需确认当地排水规范(如坡度要求≥1%),避免后期验收不通过。
改造图的核心绘制要点
卫生间下水管改造图需包含三类图纸,三者缺一不可:
平面布局图(比例1:50或1:100)
按实际尺寸绘制卫生间墙体、门窗,标注洁具(马桶、洗手盆、淋浴房、地漏)位置,用虚线表示排水管走向(实线为给水管),箭头标注排水坡度方向,需重点标注检修口位置(直径≥100mm,距地1m,避免被柜体遮挡),以及管道与墙面间距(≥50mm,便于维修),若涉及移位洁具(如马桶移位超过30cm),需额外说明增设排水横管的方案。
管道系统图(立面展开图)
标注管道标高:主立管顶部伸出屋顶(通气管,防止负压破坏水封),底部接入排水横管(距地≥300mm);横管坡度≥1%(如1m长的管道需降高1cm),末端接入主立管或室外管网,管径需匹配洁具:马桶、浴缸用DN100管,洗手盆、地漏用DN50管;淋浴区地漏需采用深水封防臭地漏(水封深度≥50mm)。
节点大样图(关键部位放大图)
针对复杂节点绘制大样图,如:
- 管道穿墙/楼板:预埋套管(比管道大2级,如DN100管用DN150套管),套管高出完成面50mm(防水处理),缝隙用沥青麻丝填充;
- 三通/弯头连接:采用45°斜三通(减少水流阻力),存水弯选用P型(马桶)或S型(洗手盆),且存水弯需安装在洁具排水口下方(防止干涸反味);
- 多地漏并联:若卫生间需2个以上地漏(如淋浴区+干区),需用“Y”型三汇管连接,避免串联导致排水不畅。
不同场景的改造方案
老房改造(跨层排水为主)
老房原有管道多为铸铁管,易腐蚀堵塞,改造图需标注:废弃管道处理(切割后用盲板封堵,避免漏水);新管道沿墙敷设(避开承重墙),若移位马桶需增设排水横管(坡度2-3%),末端接入主立管(横管长度≤3m,过长需加设清扫口),原马桶位置在窗边,需移至门后,改造图需绘制从新马桶位置至主立管的横管走向,标注固定点(每1.5m一个管卡)和清扫口(距墙1m)。
新房装修(同层排水优先)
新房可选同层排水系统(管道在本层敷设,维修不干扰楼下),改造图重点:墙排式马桶(隐藏管道,美观),排水管敷设在本层夹墙或架空层(坡度1%),接入主立管;淋浴区采用下沉式设计(回填层高度≥300mm),标明排水集水井(尺寸400×400×300mm,配潜水泵),回填用陶粒混凝土(减轻荷载,避免积水)。
下沉式卫生间(回填层排水)
下沉式卫生间需单独绘制回填层排水图:集水井设置在最低点(坡度向集水井井找坡,坡度3%),潜水泵功率选择(扬程≥5m,流量≥10m³/h);管道穿回填层处需做加强防水(两遍聚氨酯涂料+钢丝网),避免渗漏。
材料选择与配件要点
管材对比(常用三种)
管材类型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PVC-U管 | 价格低(约15元/米)、耐腐蚀 | 噪音大(需隔音棉包裹) | 老房改造、低层排水 |
PPR管 | 耐高温(95℃)、柔性好(可弯曲) | 价格高(约25元/米) | 新房热水管、同层排水 |
铸铁管 | 隔音好、寿命长(50年) | 重量大(安装复杂) | 高层主立管、公共区域 |
关键配件选型
- 弯头/三通:优先选用45°斜三通(水流阻力小),避免90°直角三通;
- 存水弯:P型存水弯用于马桶(排水口低于地坪),S型用于洗手盆(排水口高于地坪);
- 密封材料:丝口连接用生料带(缠绕5-6圈),PVC管用专用胶水(涂刷均匀,无遗漏)。
施工注意事项
- 坡度控制:横管安装用水平仪检测,每1m误差≤5mm,避免“倒坡”(积水导致堵塞);
- 管道固定:横管管卡间距≤1.5m,立管间距≤2m,固定点用膨胀螺栓(避免松动);
- 防水处理:管道根部用防水涂料涂刷2遍(高度300mm),外层密封胶填充缝隙;施工后做24小时闭水试验(蓄水深度30mm,楼下无渗漏为合格);
- 通水试验:管道安装后通水检查流量(马桶排水时间≤10秒),通球试验(球径≥管道径2/3)确保无堵塞;
- 检修口预留:吊顶检修口尺寸≥300×300mm,避免被吊顶龙骨遮挡,后期可打开检查管道。
相关问答FAQs
Q1:卫生间下水管改造图需要哪些专业设计?
答:专业改造图需包含平面布局图(洁具定位、管道走向)、管道系统图(标高、坡度、管径)、节点大样图(三通、存水弯连接方式)、防水构造图(管道根部处理),建议由给排水工程师或设计师绘制,需结合建筑结构(如承重墙不可拆改)和当地排水规范(如坡度要求≥1%),确保排水通畅且符合验收标准,若涉及移位洁具超过50cm,需结构工程师复核墙体荷载。
Q2:改造后如何避免管道堵塞和漏水?
答:堵塞预防:避免头发、厨余垃圾进入管道(地漏装防臭芯,洗手盆过滤网),定期用热水冲洗管道(每月1次);漏水预防:管道连接处用生料带(丝口)或胶水(PVC)密封,穿楼板处用止水环,施工后做24小时闭水试验(蓄水深度30mm,无渗漏为合格),后期避免重物撞击管道(如马桶旁不放置沉重柜体),若发现管道漏水,需立即关闭总阀,拆开管卡检查接口密封性,必要时更换密封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