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垒池子是卫生间改造或新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环节,通常用于砌筑淋浴房集水地漏池、台面下方储物池或防水隔离池等,其核心功能是实现有效排水、增强防水性能、优化空间布局,这一工程看似简单,实则对材料选择、施工工艺细节要求极高,若处理不当易导致渗漏、积水、瓷砖空鼓等问题,需从前期准备到后期验收严格把控。
施工前准备与材料选择
卫生间垒池子前,需明确池子的功能定位(如淋浴区集水池、洗衣池等)及尺寸,根据现场空间合理规划布局,施工前需彻底清理基层,铲除原地面空鼓、开裂的瓷砖及防水层,露出坚实的结构楼板,用水平仪检测基层平整度,误差超过5mm需用水泥砂浆找平。
材料选择是工程质量的基础,需严格把控:
- 砌筑材料:优先选用MU10以上红砖(240×115×53mm)或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(适合非承重墙体),红砖吸水率低、强度高,适合长期潮湿环境;轻质砖可减轻荷载,但需提前1-2天浇水润湿,避免吸收砂浆水分导致粘结不牢。
- 粘结与抹灰材料:水泥选用32.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,砂为中粗砂(含泥量≤3%),水泥砂浆比例按1:3(水泥:砂)调配,稠度以“手握成团、落地散开”为宜,避免过稀导致强度不足或过稠难施工。
- 防水材料:需选用柔性防水涂料(如JS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),涂刷后能形成弹性防水膜,适应基层微小变形,防水层厚度应≥1.5mm,淋浴区墙面防水高度需达1.8米,其他区域≥30cm。
- 排水配件:地漏选用水封防臭地漏(水封深度≥50mm),排水管选用PVC-U管(壁厚≥1.0mm),接口处用PVC胶粘结牢固,确保密封性。
施工流程与关键步骤
池体砌筑
根据弹线定位的池体轮廓,采用“一顺一丁”砌筑法(红砖长、短向交替摆放),灰缝厚度控制在8-12mm,砂浆饱满度≥80%,避免通缝、瞎缝,砌筑时需在池体底部预留排水管孔洞(孔径略大于排水管管径,预留20mm膨胀空间),孔洞位置需精准对准后期地漏安装点,偏差不超过±3mm,池体砌筑高度根据设计确定,一般淋浴集水池高度为15-20cm(需考虑排水坡度),砌筑过程中用2m靠尺检测垂直度,误差≤3mm。
基层抹灰与找坡
池体砌筑完成后,内侧用1:2.5水泥砂浆抹面,厚度2-3cm,分两次抹平:第一次刮糙,第二次压光,表面需平整、无裂纹,关键步骤是找坡——池体地面需向地漏方向设置2%-3%的排水坡度(每米坡高2-3cm),可用水平仪控制,在砂浆初凝前用刮尺沿坡度方向刮平,确保无积水现象。
防水层施工
基层达到养护强度(一般24小时后)即可施工防水层,先在池体墙面、地面涂刷基层处理剂(增强防水层粘结力),待干燥后涂刷第一遍防水涂料,涂刷方向均匀,无漏刷、堆积;第一遍干燥(约4小时,视温度而定)后涂刷第二遍,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,形成“十字交叉”涂层,总厚度达标后进行闭水试验。
闭水试验与保护层施工
防水层施工完成后,封堵排水管口,蓄水深度≥20mm,蓄水时间24-48小时(楼下需观察天花板无渗漏、无湿渍),闭水试验合格后,在防水层上做20-3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(内掺钢丝网,防止开裂),保护层需再次找坡,确保排水顺畅。
瓷砖铺贴与配件安装
保护层达到强度后,选用防滑瓷砖(如釉面砖、通体砖),瓷砖需提前2小时浸泡晾干,背面抹水泥砂浆(厚度5-8mm),铺贴时用橡皮锤轻敲至平整,缝隙留2-3mm(用十字卡控制),铺贴24小时后用瓷砖填缝剂勾缝,压实光滑,最后安装地漏,在地漏周边打一圈玻璃胶,确保与瓷砖粘结密封。
材料清单参考表
材料名称 | 规格型号 | 主要用途 | 参考用量(每㎡) |
---|---|---|---|
红砖 | MU10,240×115×53mm | 池体砌筑 | 80块 |
水泥 | 5级,50kg/袋 | 砂浆配制、抹灰、保护层 | 20kg |
中粗砂 | 含泥量≤3% | 砂骨料 | 06m³ |
JS防水涂料 | 20kg/桶 | 防水层施工 | 5kg |
防滑瓷砖 | 300×300mm,釉面/通体砖 | 池体饰面 | 11块 |
水封防臭地漏 | DN50,铜质/不锈钢 | 排水 | 1个 |
注意事项
- 基层处理:基层必须坚实、平整、无空鼓,施工前需洒水润湿,避免干燥基层吸收砂浆水分导致粘结不牢。
- 防水细节:阴阳角(池体与墙面、地面交接处)需做圆弧处理(半径≥50mm),并加铺一层无纺布增强抗裂性;管根部位用堵漏王封堵后再涂刷防水涂料。
- 排水坡度:找坡是防水的关键,坡度不足会导致积水,需用水平仪复核,确保坡向地漏。
- 瓷砖铺贴:瓷砖需浸泡至无气泡,铺贴后及时清理缝隙,避免水泥凝固后难以清理;地漏处瓷砖需预先对角切割,确保排水顺畅。
- 后期维护:池体使用避免长期重压(如放置沉重物品),定期清理地漏毛发、杂物,防止堵塞。
相关问答FAQs
Q1:卫生间垒池子后出现渗漏,是什么原因?如何解决?
A:渗漏主要原因包括:① 防水层涂刷不均匀、厚度不足或漏刷;② 管根、阴阳角等细部节点处理不到位;③ 排水坡度不足导致积水;④ 瓷砖缝隙未密封或地漏安装不密封,解决方法:先铲除周边瓷砖至防水层,检查渗漏点,破损处补涂防水涂料(涂刷2-3遍);管根用堵漏王封堵后加刷防水;重新做找坡;瓷砖缝隙用美缝剂填补,地漏周边打玻璃胶密封,完成后再次闭水试验。
Q2:垒池子时水泥砂浆比例多少合适?过稀或过稠有什么影响?
A:砌筑墙体用水泥砂浆比例一般为1:3(水泥:砂),抹灰找平用1:2.5,保护层用1:2,砂浆过稀会导致强度低、粘结不牢,砌体易变形、开裂;过稠则流动性差,施工困难,灰缝不饱满,易出现空鼓,正确做法是按比例调配,用手握成团、落地散开为宜,施工时随拌随用,避免初凝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