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作为家庭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,合理的尺寸规划不仅关乎使用的舒适度,更直接影响空间利用率与安全性,不同功能区域(如洗手台、马桶、淋浴区、浴缸等)的摆放尺寸需结合人体工程学、空间大小及日常习惯综合设计,以下从各功能区域、动线规划及特殊场景三个维度详细说明。
核心功能区域摆放尺寸
洗手台区
洗手台是卫生间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,尺寸需兼顾操作便利性与储物需求。
- 台面尺寸:单盆台面宽度建议60-80cm(满足双手同时操作),深度45-55cm(避免水溅出);双盆台面宽度需≥120cm,深度不变,小户型可选迷你型台面(宽度≥50cm),但需注意台盆与镜子的匹配度。
- 台面高度:标准高度为80-85cm(依据使用者身高调整,公式:身高/2+5cm),台盆嵌入深度≥15cm,避免水龙头遮挡。
- 与马桶/淋浴区距离:洗手台前方需留出≥60cm的操作空间(如放置洗漱用品),与马桶边缘距离≥35cm(避免开门碰撞),与淋浴区挡水条距离≥90cm(防止水花溅到台面)。
- 镜柜与镜子:镜子宽度≥台面宽度,高度70-90cm(底部离地110-130cm,成年人平视时可看到面部);镜柜深度≤15cm(避免凸出),内部分层设计可容纳洗漱用品。
马桶区
马桶摆放需考虑通行宽度、安装空间及使用便利性,尤其注意与墙、浴缸的距离。
- 马桶尺寸:常规马桶长度68-74cm(从水箱到前端),宽度36-40cm;挂壁式马桶(壁挂马桶)安装高度40-50cm(水箱入墙),马桶主体离墙完成面30-35cm,节省空间且便于清洁地面。
- 安装间距:马桶中心线距墙≥40cm(预留安装空间),马桶前方需留出≥50cm的通行宽度(理想为60-70cm,方便转身坐下);与浴缸/淋浴区边缘距离≥60cm(避免潮湿区域溅水),与洗手台边缘距离≥35cm(保证腿部活动空间)。
- 特殊需求:智能马桶需预留电源插座(距地30-40cm,远离水源),旁边可设置扶手(距地70-80cm),方便老人或孕妇使用。
淋浴区
淋浴区是卫生间湿区核心,尺寸需确保活动自由度,同时做好防水与排水设计。
- 最小尺寸:标准淋浴区最小尺寸为90cm×90cm(可转身、擦干身体),理想尺寸为100cm×100cm(避免碰撞);小户型可采用“钻石型”淋浴房(边长80-90cm),节省角落空间。
- 挡水条与地漏:挡水条高度50-80mm(低于门槛石,防止溢水),宽度100-150mm(坚固不易绊倒);地漏需位于淋浴区最低点,距墙30-40cm,采用深水封或T型防臭地漏(防止返味),排水管径≥50mm。
- 隔断与门:玻璃隔断厚度6-8mm,高度180-200cm(遮挡水花);淋浴门建议外开或推拉门(内开门需预留120cm直径的回转空间),门洞宽度≥70cm(方便进出)。
浴缸区(非必要)
若空间允许,浴缸可提升卫生间舒适度,尺寸需根据使用频率与空间大小选择。
- 标准浴缸:长度150-170cm(成人完全躺下),宽度70-80cm(容纳肩部),高度50-65cm(方便跨入);小户型可选“坐式浴缸”(长度120-140cm,深度40-50cm),节省空间。
- 安装间距:浴缸边缘与墙面/马桶距离≥60cm(放置洗浴用品),浴缸一侧需留出≥40cm的通行空间(两侧更佳,方便进出)。
收纳与动线预留
卫生间收纳设计需“垂直利用+分类收纳”,同时保证主要通道畅通。
- 收纳柜尺寸:壁挂式浴室柜深度30-35cm(不占地面空间),高度80-90cm(台面至柜底);吊柜深度25-30cm,底部距台面50-60cm(避免碰头),高度60-80cm(分格存放瓶罐)。
- 动线宽度:主要通道(如马桶到淋浴区、卫生间门到对面墙)宽度≥80cm(可单人转身),次要通道(如洗手台前)≥60cm(避免拥挤)。
特殊场景尺寸调整
小卫生间(<5㎡)
优先选择“挂壁式+折叠/推拉门”,释放地面空间:马桶选壁挂式(深度≤30cm),洗手台选窄型台盆(宽度≤55cm),淋浴区用“淋浴屏+挡水条”(尺寸80cm×80cm),利用墙面做壁龛(深度12-15cm,分层存放洗护用品)。
无障碍卫生间(适合老人/残障人士)
- 轮椅回转直径:≥150cm(确保轮椅180°转弯)。
- 马桶:高度45-48cm(接近椅子高度),两侧安装L型扶手(长70cm,距地70-80cm),中心线距墙≥45cm。
- 洗手台:高度75-80cm(轮椅使用者可伸手操作),下方留空≥70cm(容纳轮椅腿部),水龙头选杠杆式(方便单手操作)。
- 淋浴区:尺寸120cm×120cm,地面无高差,座椅高度45-50cm,扶手距地80-90cm。
卫生间关键区域尺寸参数表
区域 | 最小尺寸 | 推荐尺寸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---|
洗手台台面 | 50cm×45cm | 60-80cm×45-55cm | 高度=身高/2+5cm,镜宽≥台面宽 |
马桶前方 | 50cm | 60-70cm | 壁挂马桶离墙30-35cm |
淋浴区 | 90cm×90cm | 100cm×100cm | 地漏居中,挡水条高50-80mm |
浴缸 | 120cm×70cm | 150cm×75cm | 小户型选坐式浴缸,预留60cm操作区 |
主要通道 | 80cm | 90-100cm | 避免开门碰撞家具 |
相关问答FAQs
Q1:小卫生间(4-5㎡)如何通过尺寸优化实现干湿分离?
A:小卫生间可通过“尺寸压缩+功能叠加”实现干湿分离:①淋浴区用80cm×80cm钻石型淋浴房,挡水条高60mm,地漏居中;②洗手台选壁挂式(宽度55cm,深度30cm),下方留空做开放收纳;③马桶选壁挂式(离墙30cm),上方装吊柜(深度25cm);④门用推拉门或隐形门(节省回转空间),地面通铺防滑地砖(坡度1%-2%向地漏),最终干区(洗手台+马桶)与湿区(淋浴区)通过尺寸与材质区分(如湿区用深色地砖,干区用浅色)。
Q2:马桶安装时,距墙距离和前方留空有哪些硬性要求?
A:马桶安装需满足三个核心尺寸:①距墙距离:挂壁马桶马桶主体离墙完成面30-35cm(水箱入墙深度需≥25cm),落地式马桶水箱离墙完成面30-40cm(预留安装空间);②前方留空:马桶中心线到前方障碍物(如门、墙)距离≥60cm(理想70cm),确保坐下后膝盖可自然弯曲,起身时不被磕碰;③两侧距离:马桶边缘与墙面/浴缸距离≥35cm(方便清洁),若为智能马桶,需在左侧30-40cm处预留电源插座(距地30cm,带防溅盒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