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频繁的公共区域,其清洁卫生状况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健康体验和单位整体形象,为规范卫生间清扫管理,营造洁净、舒适、安全的环境,特制定本制度,本制度适用于[单位名称]所有公共卫生间(包括办公楼、教学楼、车间、宿舍区等区域的卫生间),明确了清扫职责、标准、流程及考核要求,确保卫生间管理标准化、常态化。

卫生间清扫制度

职责分工

明确各主体责任是制度落地的关键,具体职责如下:

责任主体 具体职责
保洁人员 按规定频次完成卫生间清扫、消毒;2. 检查设施完好性(如水龙头、灯具)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;3. 清洁工具(拖把、抹布等)使用后清洗、消毒,定点存放;4. 填写《卫生间清扫记录表》,记录清扫时间、区域及问题。
使用者 便后及时冲水,不乱扔垃圾(尤其是卫生巾、纸巾等易堵塞物品);2. 保持台面、镜面整洁,不乱涂乱画;3. 发现设施损坏、卫生问题立即反馈至管理部门;4. 主动配合保洁人员工作,不干扰清扫作业。
管理人员 每日巡查卫生间卫生状况,检查《清扫记录表》;2. 监督保洁人员工作质量,对不合格项要求整改;3. 定期组织清洁剂、耗材(洗手液、卫生纸)采购与补充;4. 协调维修部门处理设施故障,确保卫生间功能正常。

清扫标准

不同区域需明确具体清洁要求,确保无卫生死角:

卫生间清扫制度

区域 标准要求 检查频率
地面 无积水、污渍、纸屑、头发,地漏无堵塞,边角无积灰 每日3次(早中晚各1次)
墙面/隔板 无涂鸦、污点、水渍,瓷砖无脱落 每周1次深度清洁
洗手台 台面无水垢、皂渍,水龙头光亮无水渍,下水口无毛发堵塞 每日2次(午前、午后)
马桶/小便池 内壁无黄渍、尿垢,冲水功能正常,外部无灰尘,便池内无残留物 每日3次(使用高峰后)
镜面 无指纹、水渍、污点,明亮清晰 每日1次(午间)
通风设备 排气扇无灰尘,运行无噪音,空气无异味 每月1次清洁保养
垃圾桶 桶身无污渍,垃圾不超过桶身2/3,每日清空并消毒 每日2次(午前、傍晚)

清扫流程

(一)日常清扫(每日必做)

  1. 准备工作:佩戴橡胶手套、口罩,携带中性消毒液、全能清洁剂、专用抹布(不同区域颜色区分,避免交叉污染)、拖把、马桶刷等工具。
  2. 清扫顺序:遵循“从上到下、从里到外”原则,先清洁厕位内部(马桶→小便池),再洗手台(镜面→台面→水龙头),最后地面(由内至外拖洗)。
  3. 消毒处理:使用含氯消毒液(按1:100稀释)对门把手、冲水按钮、水龙头等高频接触表面擦拭消毒,作用15分钟后清水擦净;地面用消毒液拖洗,重点处理尿液、污渍区域。
  4. 工具归位:清洁后的抹布、拖把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,清水洗净后晾干;工具存放于专用柜,标注“卫生间专用”,避免与其他区域混用。

(二)深度清扫(每周/每月)

  1. 墙面与隔板: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墙面瓷砖,去除顽固污渍;隔板用消毒液全面消毒。
  2. 通风与地漏:拆卸排气扇滤网,用清水刷洗灰尘;地漏倒入适量开水,再倒入疏通剂防止堵塞。
  3. 设施保养:检查水龙头、干手器灵敏度,添加润滑剂;镜面用玻璃清洁剂擦拭,确保无划痕。

检查与考核

  1. 检查主体:行政部/后勤部每日抽查(占60%),每周全面检查(占40%),结合《卫生间清扫记录表》评分。
  2. 评分标准(满分100分):
    • 地面清洁(20分):有积水、污渍扣5-10分;
    • 设施消毒(30分):马桶/小便池有黄渍扣10-15分,高频接触面未消毒扣10分;
    • 垃圾处理(20分):垃圾满溢扣10分,桶身未消毒扣5分;
    • 设施完好(15分):损坏未报修扣5-10分;
    • 工具规范(15分):工具未消毒或乱放扣5-10分。
  3. 奖惩措施:月度评分≥90分,评为“卫生达标卫生间”,给予保洁人员当月绩效奖励(200元/次);连续3次≥90分,部门通报表扬,评分<80分,扣减保洁人员当月绩效(100元/次),限期3天整改;整改后仍不合格,调离岗位。

注意事项

  1. 安全防护:保洁人员作业时需穿防滑鞋,避免清洁剂溅入眼睛;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时,必须佩戴护目镜和手套。
  2. 清洁剂规范:洁厕剂与消毒液分开存放,避免混合产生有毒气体;消毒液现用现配,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。
  3. 应急处理:发现堵塞、漏水等问题,立即设置“小心地滑”“维修中”标识,并通知维修部门30分钟内响应;疫情期间,增加卫生间消毒频次(每小时1次重点区域),配备免洗消毒液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 卫生间清扫频率如何根据人流量调整?
A: 人流量大的区域(如办公楼大厅卫生间),日常清扫频次增加至每日4次(早8点、午12点、晚18点、21点各1次),深度清扫每周2次;人流量小的区域(如宿舍区卫生间),日常清扫每日2次(早8点、晚18点),深度清扫每两周1次,节假日或大型活动前,需提前1小时增加1次全面清扫。

Q2: 发现卫生间设施损坏(如冲水失灵、水龙头漏水)怎么办?
A: 使用者应立即通过单位“报修小程序”或现场联系管理人员,说明损坏位置及问题;管理人员接到报修后10分钟内确认,30分钟内反馈维修进度,小问题(如堵塞)2小时内修复,大问题(如管道破裂)24小时内解决并设置临时引导标识,维修期间,需在卫生间入口张贴“暂停使用”提示,避免影响他人使用。

卫生间清扫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