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厅卫生间作为餐饮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区域,其尺度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、运营效率及品牌形象,合理的卫生间尺度需兼顾功能性、舒适性、安全性及合规性,既要满足高峰期的人流需求,又要保障特殊群体的使用便利,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,以下从基础规范、功能分区、细节尺度及场景适配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。

餐厅卫生间尺度

基础规范与核心尺度指标

餐厅卫生间的设计需严格遵循《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》(GB 50763-2012)及《餐饮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4-2017),核心尺度指标包括面积、厕位数量、通道宽度等,这些是保障基础功能的前提。

总面积与厕位数量

卫生间总面积需根据餐厅座位数及人流量综合确定,一般而言,每100个座位需配置6-8个厕位(男女合计),其中女厕厕位数量应为男厕的1.5-2倍(因女性如厕时间较长),具体可参考下表:

餐厅类型 座位数 女厕厕位数 男厕厕位数(含小便器) 无障碍厕位数 总面积建议(㎡)
快餐店(紧凑型) 50-100 3-4 2-3(1个小便器) 1 8-12
正餐厅(中型) 100-200 5-7 3-4(2个小便器) 1 15-20
高端餐厅/大型宴会 200+ 8-12 5-7(3-4个小便器) 1-2 25-35

注:无障碍厕位应独立设置,尺寸需满足轮椅回转(直径≥1500mm)及辅助设施安装要求。

通道与净宽要求

卫生间内部通道需保证人流通畅,避免拥堵,主要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0mm(两人对行),次通道不小于900mm;洁具前操作空间(如蹲位、坐便器前方)净宽不小于800mm,方便用户转身及使用。

功能分区与洁具尺度布局

餐厅卫生间通常分为男女通用区、男/女独立区、无障碍区及辅助区(如洗手台、镜子、置物架等),各区域需合理划分,避免交叉干扰。

厕位隔间尺度

厕位隔间是卫生间的核心功能单元,其尺寸直接影响使用体验,蹲位隔间建议采用900mm(宽)×1200mm(深)的尺寸,门洞宽不小于700mm(内开时需考虑门扇占用空间,可采用侧推或外开门);坐便器隔间需适当放大,建议1200mm(宽)×1400mm(深),门洞宽不小于800mm,方便轮椅及大件行李进入,隔间门应采用防水、防锈材料,门锁需为内外均可开启的简易锁具。

洗手区尺度设计

洗手区应靠近卫生间出口,方便用户洗手后离开,洗手盆数量按厕位数量配置,一般每2-3个厕位设置1个洗手盆,盆边距墙不小于200mm(便于管道检修),盆间距不小于700mm(避免使用时碰撞),洗手盆建议采用柱盆或台盆,台面深度500-600mm,宽度800-1000mm,可放置洗手液、纸巾等物品;镜子尺寸一般为800-1200mm(宽)×1000-1200mm(高),底部距地800mm,满足不同身高用户使用。

餐厅卫生间尺度

无障碍卫生间细节

无障碍卫生间需满足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(GB 50763-2012),核心尺度包括:轮椅回转直径≥1500mm,坐便器高度450mm±20mm,两侧需设置800mm高的水平扶手及1200mm高的垂直扶手;洗手盆下需留空高度≥700mm,深度≥500mm,方便轮椅靠近;淋浴区(若设置)需采用无障碍淋浴间,尺寸1200mm×1200mm,地面坡度≤1%,并配备高度450mm的淋浴座椅。

细节尺度与用户体验优化

除基础功能外,卫生间细节尺度直接影响用户舒适度及品牌形象,需重点关注防滑、通风、照明及隐私性。

地面与墙面处理

卫生间地面需采用防滑地砖,坡度1-2%(地漏周围坡度可加大至3-5%),避免积水;墙面宜采用瓷砖或防水涂料,高度不低于1800mm(湿区),防止水渍渗透,不同功能区域可通过材质或颜色区分(如蹲位区与洗手区采用不同色调),提升空间辨识度。

通风与排烟

卫生间必须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,换气次数≥10次/小时,排风口位置宜在门上方或顶部,避免异味滞留;若卫生间无外窗,需采用机械排风,同时设置进风百叶,保证气流循环,餐厅厨房与卫生间相邻时,需注意油烟隔离,避免气味交叉。

照明与开关设计

照明需均匀柔和,照度≥200lux(主要区域),镜前照度≥300lux(避免阴影),开关宜采用感应式或防水翘板开关,安装高度1200-1400mm,方便不同用户操作;夜间可设置带夜光的开关或地脚灯,提升安全性。

隐私性与便捷性

隔间门、洗手区镜子需避免正对门口,保护用户隐私;卫生纸架、擦手纸盒安装高度1200mm±100mm,方便用户取用;置物架或挂钩宜设置在隔间内侧(高度1200-1500mm),方便放置随身物品,大型餐厅可设置“家庭卫生间”(兼顾成人与儿童使用),面积≥6㎡,含1个坐便器、1个洗手盆及尿布台(高度600mm)。

不同场景下的尺度适配

餐厅类型多样,卫生间尺度需结合场景特点灵活调整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

餐厅卫生间尺度

快餐店/紧凑型餐厅

受限于空间,卫生间可采用“紧凑型布局”,如男女厕背靠背设置,共享管道井,减少墙体占用;蹲位隔间可采用最小尺寸(900×1200mm),洗手盆采用壁挂式,节省台面空间;通道宽度可适当压缩至900mm(单向通行),但需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可通过。

高端餐厅/宴会厅

高端餐厅卫生间需注重品质感,可适当放大尺度(如隔间尺寸1200×1400mm,采用隐藏式门锁),增加化妆镜、感应皂液器、烘手机等设施;地面可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砖地砖,墙面搭配装饰线条,提升空间档次;无障碍卫生间需与整体风格统一,配备紧急呼叫按钮及智能感应系统。

户外/景观餐厅

户外卫生间需考虑防水、防晒及通风,可采用钢结构+玻璃幕墙,增加采光;地面需防滑且耐腐蚀,洁具选择抗冻型(北方地区);若靠近景观区,可设置观景窗或绿植隔断,将自然元素引入卫生间,提升体验感。

餐厅卫生间尺度设计需以“用户需求”为核心,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,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、精准的洁具布局及人性化的细节处理,实现功能性与舒适性的统一,无论是快餐店的紧凑高效,还是高端餐厅的品质体验,尺度设计都需服务于品牌定位,最终成为提升用户满意度的重要环节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餐厅卫生间厕位数量如何根据座位数计算?是否需要预留备用厕位?
A:根据《餐饮建筑设计规范》,餐厅厕位数量可按“每100个座位设6-8个厕位(男女合计)”计算,其中女厕厕位数为男厕的1.5-2倍(例如100座餐厅,女厕4个,男厕3个,含1个小便器),若餐厅位于商场、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,或营业时间较长(如24小时营业),建议增加10%-20%的厕位数量作为备用,避免高峰期排队,无障碍厕位至少设置1个,且位置应便于轮椅进出。

Q2:无障碍卫生间的轮椅回转直径为什么要求≥1500mm?若空间不足如何调整?
A:轮椅回转直径≥1500mm是为了确保轮椅用户能在卫生间内完成180度转向,这是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的硬性要求,保障行动不便者的独立使用能力,若空间确实不足(如改造项目),可采用“回转型布局”(如L型通道),通过增加局部宽度至1500mm实现转向,或设置可折叠式转向平台(需确保承重≥200kg),无障碍坐便器两侧扶手必须安装,且水平扶手高度800mm、垂直扶手高度1200mm,这是轮椅用户借力起落的关键,不可省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