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防水是家居装修中的“隐蔽工程”,而基层处理作为防水施工的第一步,其质量直接决定防水层的耐久性和整体防渗效果,基层相当于防水层的“地基”,若存在空鼓、裂缝、起砂、不平整等问题,会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,在后续使用中因踩踏、水压等因素开裂、脱落,引发渗漏,严格遵循基层处理工艺流程,确保基层坚实、平整、干净、干燥,是卫生间防水的关键前提。
基层检查与清理:奠定坚实基础
基层处理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检查基层现状,并彻底清理杂物,为后续施工创造“干净、坚实”的作业面。
基层强度检查:基层(通常是水泥砂浆找平层或混凝土楼板)强度需达到设计要求,一般不低于M15,可用回弹仪检测强度,或用小锤敲击表面,声音清脆、无空鼓为合格;若出现空鼓,需标记凿除范围,重新修补。
基层平整度检查:用2m靠尺检测基层表面,空隙≤5mm为合格;对局部凹陷处,需用砂浆填补;凸起处(如混凝土疙瘩)需凿平,避免防水层厚度不均导致开裂。
裂缝检查:重点关注宽度>0.2mm的裂缝,需沿裂缝凿V型槽(深20mm、宽30mm),清理干净后用防水堵漏材料填实;对细微裂缝(≤0.2mm),可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进行封闭。
清理杂物:基层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浮浆、脱模剂等必须彻底清除,油污可用10%火碱溶液刷洗后用清水冲净;浮浆、脱模剂需用钢丝刷或角磨机打磨,直至露出坚硬基层;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,待表面无明水、用吸尘器清理残留灰尘。
基层修补与找平:消除“渗漏隐患点”
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直接影响防水层的粘结效果,需通过修补与找平工艺,确保基层无缺陷、排水顺畅。
空鼓与起砂处理:对空鼓区域,需凿成深度≥10mm的凹坑,清理后用水湿润,涂刷界面剂(增强粘结力),再用1:2.5水泥砂浆(掺入适量108胶或聚合物乳液)修补,分层压实,厚度≤10mm;对起砂(表面强度低、掉砂)基层,需凿除松散层,清理后涂刷水泥地面硬化剂,待其固化形成坚硬表面。
找平层施工:整体找平层采用1:2.5水泥砂浆(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.O32.5,中砂含泥量≤3%),厚度控制在20-30mm,表面需压光,确保无砂眼、裂缝,关键控制排水坡度:地漏周边50mm范围内排水坡度≥3%,卫生间整体坡度≥1%(坡向地漏),避免积水,施工时用靠尺刮平,木抹子搓毛,终凝后覆盖薄膜养护(7-14天),防止干裂。
节点部位强化处理:防水的“薄弱环节攻坚”
卫生间管根、地漏、阴阳角等节点是渗漏高发区,需通过“加强处理”提升防水可靠性。
管根与地漏周边:凿除管根、地漏周边松散混凝土,清理后用堵漏王或速干水泥填塞管根与墙体间的缝隙(深≥30mm),形成“背衬”;地漏口需下凹5-10mm,便于防水涂料涂刷至地漏内部,避免“朝天口”积水。
阴阳角处理:墙角(阳角)和墙地交接处(阴角)需做成圆弧形或45°坡角,圆弧半径R≥50mm(阴角)或R≥20mm(阳角),避免防水层在直角处因应力集中开裂,用砂浆抹成圆弧后,用靠尺检测弧度顺滑,无棱角。
附加层施工:在节点部位(管根、地漏、阴阳角)先涂刷1-2遍防水附加层,宽度≥200mm(平立面各延伸100mm),材料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,厚度≥1mm,确保与基层粘结牢固,无气泡、无褶皱。
基层湿润与预养护:优化粘结条件
施工前湿润:防水施工前1-2天,用喷雾器对基层均匀洒水,使其充分湿润(但无明水),避免干燥基层吸收防水材料中的水分,导致粘结强度下降。
找平层养护: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完成后,需及时养护:终凝前覆盖塑料薄膜,终凝后洒水养护,每天2-3次,持续7-14天(温度低于5℃时需采取防冻措施),养护期间严禁踩踏,避免产生裂缝。
卫生间基层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
缺陷类型 | 产生原因 | 处理措施 |
---|---|---|
空鼓 | 基层清理不净、砂浆配比不当、养护不足 | 凿除空鼓区域→清理→涂刷界面剂→用1:2.5水泥砂浆修补→养护≥7天 |
裂缝(>0.2mm) | 温度变化、收缩不均、荷载作用 | 沿裂缝凿V型槽→清理→填塞防水堵漏材料→表面涂刷抗裂砂浆或防水涂料附加层 |
起砂 | 砂浆标号低、水灰比过大、过早上人 | 凿除松散层→涂刷硬化剂→养护3-5天→打磨平整 |
不平整 | 标高控制错误、施工操作不规范 | 重新测量标高→用砂浆填补凹陷或凿平凸起→用靠尺检测平整度(空隙≤5mm) |
注意事项
- 环境控制:基层处理及防水施工环境温度需在5-35℃(低于5℃时采取保温措施,避免冻结),雨天、大风天禁止施工,防止基层或防水层被污染、冲刷。
- 材料选择:水泥需新鲜无结块,砂需为中粗砂(含泥量≤3%),防水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GB/T 23445-2009),并出具合格证、检测报告。
- 成品保护:基层处理完成后,严禁后续工序(如水电开槽、安装管道)破坏表面,若需行走,需铺设木板分散荷载。
相关问答FAQs
问:卫生间基层有较多细小裂缝(<0.2mm),需要处理吗?
答:需要,细小裂缝虽短期内不会导致渗漏,但长期在潮湿环境下会因毛细作用渗水,且可能扩展破坏防水层,处理方法:清理裂缝灰尘→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(宽度≥100mm,覆盖裂缝及两侧各50mm)→干燥后进行大面防水施工。
问:防水基层处理完成后,如何判断是否达到施工条件?
答:需满足“四项标准”:①强度:小锤敲击无空鼓,砂浆抗压强度≥15MPa;②平整度:2m靠尺检测空隙≤5mm,排水坡度符合设计(≥1%);③干燥度:基层含水率≤9%(用湿度计检测,或覆盖1m²塑料薄膜1小时,表面无水珠);④清洁度:无灰尘、油污、浮浆,全部达标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