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间玻璃隔断是实现干湿分离、提升空间通透感与美观度的常见做法,其施工需兼顾功能性(防水、防潮)与安全性(玻璃稳固、防碎),以下是详细的施工步骤、材料选择及注意事项,供参考。
前期准备:测量、设计与选材
- 精准测量:使用卷尺测量卫生间安装隔断区域的长度、高度及墙体平整度,记录数据(误差需控制在±3mm内),需明确玻璃隔断的安装位置(如淋浴区与马桶区之间),并确认水电点位(避免管线冲突)。
- 方案设计:根据卫生间布局确定隔断类型,常见有固定式(无门,直接嵌入墙体)、推拉式(节省空间)或平开式(密封性好),玻璃样式可选钢化玻璃(透明、磨砂、长虹、艺术雕花等),磨砂或长虹玻璃兼顾隐私与透光性,更推荐用于卫生间。
- 材料采购:
- 玻璃:必须选3C认证钢化玻璃,厚度8-12mm(小空间用8-10mm,大空间或高度超2.2m用12mm),强度高且破碎后呈颗粒状,不易伤人。
- 框架:铝合金(轻便、防锈)或不锈钢(高端、耐用),需选壁厚≥1.5mm的型材,确保承重性。
- 五金件:合页、拉手、导轨等需选304不锈钢或镀锌材质,防潮防锈;推拉式需选静音滑轮。
- 辅材:耐候硅酮胶(防水密封)、膨胀螺栓(固定框架)、防水基层(如JS防水涂料)、玻璃胶(填充缝隙)。
施工步骤:从基层到收尾
基层处理:防水与找平
- 墙体处理:安装隔断的墙体需平整、无空鼓,若有裂缝或凹凸,用水泥砂浆修补并找平(误差≤2mm/2m靠尺)。
- 防水施工:在玻璃隔断根部(地面往上30cm)及两侧墙体(宽度≥20cm)涂刷JS防水涂料,涂2-3遍,干燥后做闭水试验(24小时无渗漏),地面防水需延伸至隔断底部,形成“包裹式”防水。
框架安装:定位与固定
- 弹线定位:用墨斗在地面和墙体弹出框架安装线(确保垂直、方正),标记固定点(间距≤300mm)。
- 固定框架:用电锤在标记点打孔(孔径略大于膨胀螺栓),清理孔内灰尘后植入膨胀螺栓,将铝合金/不锈钢框架用螺丝固定,用水平仪校准垂直度(误差≤1mm),框架与墙体缝隙用防水砂浆填充。
玻璃安装:嵌入与密封
- 玻璃裁切与倒角:根据框架尺寸裁切钢化玻璃(预留2-3mm伸缩缝),边缘做磨砂或倒角处理,避免划伤。
- 嵌入与固定:
- 固定式隔断:将玻璃嵌入框架卡槽,用玻璃胶四周密封(胶宽≥5mm),静固化24小时。
- 推拉/平开式:安装导轨或合页,将玻璃放入导轨(推拉式)或合页(平开式),调整滑轮/合页松紧度,确保推拉顺畅或开合无卡顿。
- 接缝密封:玻璃与框架、玻璃与墙体接缝处用耐候硅酮胶密封,打胶前需清理表面(无灰尘、油污),胶体需平整无气泡。
收尾细节:五金与清洁
- 安装拉手、密封条(平开门需在门框加防撞条),检查玻璃是否稳固,推拉门测试滑静音效果。
- 清理玻璃表面胶痕,用干布擦拭,避免腐蚀性清洁剂接触玻璃和框架。
材料推荐表(关键部分)
材料类别 | 推荐类型 | 规格/参数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玻璃 | 钢化磨砂玻璃 | 厚度10mm,3C认证 | 淋浴区,兼顾隐私与透光 |
框架 | 铝合金型材 | 壁厚1.8mm,表面氧化处理 | 小卫生间,轻量化安装 |
五金件 | 304不锈钢合页 | 承重≥50kg,带缓冲功能 | 平开门隔断,防潮耐用 |
密封材料 | 耐候硅酮胶 | 防水等级IP68,耐候性≥10年 | 玻璃与框架接缝密封 |
注意事项
- 安全第一:钢化玻璃需提供3C证书,安装时戴手套避免割伤;玻璃底部需与地面留5-8mm缝隙(用密封胶填充),防止硬物撞击导致开裂。
- 防水重点:隔断根部地面需做“挡水条”(石材或铝合金),高度5-10cm,阻止水溢出;墙体防水需与卫生间整体防水层搭接≥10cm。
- 通风维护:卫生间需安装排风扇,避免潮湿导致五金件生锈或玻璃发霉;定期用玻璃清洁剂擦拭玻璃,检查密封胶是否老化(若有脱落需及时补打)。
相关问答FAQs
Q1:卫生间玻璃隔断会积水发霉吗?如何预防?
A:若施工不当(如防水不到位、密封不严)或通风不良,玻璃隔断可能积水发霉,预防措施:① 基层防水需涂刷至地面30cm以上,接缝处用硅酮胶密封;② 选择磨砂或长虹玻璃,减少水渍附着;③ 安装排风扇或做干湿分离,保持卫生间干燥;④ 定期用干布擦拭玻璃,保持清洁。
Q2:小卫生间选玻璃隔断,厚度和样式怎么选?
A:小卫生间优先选8-10mm厚钢化玻璃(减轻空间压迫感),样式推荐磨砂或长虹玻璃(保护隐私且透光不占视觉空间),固定式隔断比推拉式更节省空间,框架选窄边铝合金(壁厚≥1.5mm),减少视觉遮挡,让空间更显通透。